张一鸣 5 万字观点整理(成为大佬的捷径就是学习大佬)(二)

三、如何和对手竞争的哲学 💪

>> 谈腾讯一个身价两百多亿的老板不作秀、不爬山、不吹牛、不打口水仗、不接受采访、不上电视杂志,以身作则像一个基层员工一样每天脚踏实地测试产品,无止境地改进产品的体验。这才是腾讯成功的最大原因。而被腾讯打败的失败者们始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要么骂他靠抄袭,要么说他靠QQ才能成功。——2010年8月张一鸣微博


>> 挖角百度没有没有。大部分顶尖的算法工程师还在百度。——2016年12月14日张一鸣接受《财经》采访


>> 对比巨头百度的商业策略是比较看重三年内的盈利,他们是广告变现导向;而腾讯是用户时长导向,他们更在意用户是不是在腾讯盘子里玩。今日头条的导向是偏腾讯,加一点华为。华为很重视底层和基础设施。我发现公司越强大就越往底层走,更往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走,上层可以空出来,比如操作系统、芯片、云。——2016年12月14日张一鸣接受《财经》采访


>> 选择微博微博是一个比较克制中立的公司,不会像BAT(百度、阿里、腾讯)那样乱战,我们希望能够保持独立而没有倾向性。——2014年6月5日财新网采访张一鸣


>> 竞争是最好的蓝军我其实不止一次听到团队说,哎呀,这个竞争怎么没完没了,到底什么时候才结束。我觉得要以平常心对待竞争对手,要把竞争当作常态。不要想逃脱竞争,竞争也是好事。我甚至觉得,不应该通过并购来结束竞争。我们看到很多通过并购消灭对手的公司,越来越自我感觉良好,最后都懈怠了。竞争对手是很好的蓝军。竞争对手可能有产品创新、市场策略等好的方面值得你学习。哪怕是竞争对手推动的批评文章,我们也认真看,而不是愤怒。也许文章里80%都有问题,但20%是对我们有启发的,那我们应该吸收那20%。除了竞争对手,没有人会那么认真挑你问题。——2021年3月字节跳动九周年演讲


>> 竞争状态的办公环境我有个体会,我参与或创办的创业公司,越在粗糙的环境中成长得越快。我自己是很不重视环境的精致度的,简单干净就好了。过去尽管有同事不断跟我说,环境影响了招聘:在公寓的时候说办公室太小,在盈都的时候说环境太差。但我一直怀疑这未必不是一个好的正向选择:优秀的人并不care这些。何况许多公司搬到好的总部就萎靡了,比如SUN公司、雅虎公司、Evernote……——2016年3月张一鸣内部信


>> 早期减少站队因为巨头之间是互相防范和进入对方的领域,如果你站队的话,可能竞争会更激烈,这是很有可能的。我们倒没有特别说绝对不能站队,或者不可以站队,我觉得如果有机会相对独立地做大,可能更有意义。因为其实互联网这种格局也比较长时间了,如果能够有新生的公司起来,新兴的平台起来,我觉得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吧。——2016年11月29日《对话》栏目采访


>> 平常心过去一年跟很多同事有交流,我觉得保持平常心的人,比较放松,内心没有扭曲,观察事物细腻,实事求是,比较有耐心。他们往往更能把事情做好。大多时候,人在没有偏执或者杂念的情况下,都能够有很好的判断,有个说法是“本自具足”。保持平常心才能做出非常之事,我们周年的主题是“Remain Grounded, Keep Aiming Higher”,我的理解,这两句意思是相似的,只有心态越平稳,才能扎根越牢,才能够有魄力、有想象力去做更难企及的事情。——2021年3月字节跳动九周年上的讲话


>> 吃饭时好好吃饭,睡觉时好好睡觉当我们讨论一个话题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清楚,这个话题到底是什么?因为概念一般都很抽象,既然很抽象,就很容易有偏差。“平常心”是一个佛源词,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比如“精进”和“想入非非”。“平常心”在百科里的定义是:“在一切环境和一切行为中,保持无差别不偏执(unbiased)。”在现代心理学也有一些解释,大意是说:“尽力而为,顺其自然,从容淡定。”如果大家在今日头条上搜索,还能发现其他一些文章、概念和解释,常见的有:let it be/let it go(顺其自然)、common sense(常识)、intuition(直觉良知)、正心诚意。像“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时”,说的其实就是intuition(直觉良知)。还有像互联网圈比较流行的“回归本质,实事求是”,以及“接受不确定性”。如果用最直白的话来说,就是:“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2021年3月《平常心做非常事》演讲


>> 接受自己两年前,我在“开言英语”上,听到一本畅销书叫The Power of Now(《当下的力量》)。其中有一段话:所有的消极都是由心理时间的累积和对当下的否定造成的。不安、焦虑、紧张、压力、忧虑——一切的恐惧都因过于关注未来而引起;愧疚、遗憾、怨恨、委屈、悲伤、苦涩——一切的不宽恕都因过分关注过去而出现。这个描述可能听起来很严重。我想举一个自己的小例子。我在生活中,不算特别有规律,也不算特别有纪律性,经常看手机,听音乐、看今日头条、刷抖音西瓜,跟外界传说的不大一样。有时候晚上计划做一个工作,但后来被西瓜上有意思的内容吸引了,看了很久。睡前又有点懊恼,唉,我要做的事情没有做,然后报复性地工作一会儿,但又导致晚睡(我真心觉得睡眠很重要),第二天重要会议上精神很不好。其实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是赶紧去休息。我现在虽然还经常没计划,但是至少发现太迟了,不懊恼,马上去睡了。——2021年3月演讲


>> 每个人都是平常人平常心对待自己。最基础的是,认识到每一个人包括自己,都是一个平常人。一些媒体在报道创业公司、人物故事的时候,希望加上戏剧性,要么经历显得很传奇,要么人物特点非常突出。我以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对方也希望我分享曲折的故事。我常常说没什么特别的。其实在我看来,大部分事情,都是有原因、有道理的,没有特别难以解释或者特别不寻常的部分。真的是这样。随着业务的发展,我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很多非常有特长、有能力的人。我自己的一个感觉是:也许在知识经验上有些差别,但是从人的角度来说,大家都还是非常接近的,是平常人、普通人。但有一点,能取得很好成就的人,他们往往保持很平常的心态。也就是说,保持平常心,接受当下的自己,把自己做好,往往就能把事情做好:平常人也可以做非常事。——2021年3月演讲


>> 悄悄创新2014年,无论是对我,还是对我的团队来说,似乎都不那么太平,但我觉得这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过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搜狐、广州日报质疑今日头条的事,说我们不生产新闻,只是新闻的搬运工,对于这样的说法,我是非常不同意的。什么是今日头条,今日头条都做什么事?今日头条是一款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反传统新闻客户端,这个软件能让你每天看到最有人气、最个性化的新闻,及时了解正在发生的大事,让你看到你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精彩热点新闻和网友的精彩评论,让你不再淹没在浩瀚嘈杂、质量参差不齐的讯息当中。很显然,我们的目标是帮助用户更有效地发现信息和交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搬运过程,我们需要对内容进行研究。我们与很多名企合作,他们希望把他们的内容或是他们生产的内容,抑或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广告,投递给那些对他们感兴趣的用户,这是对企业而言。而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希望能够尽可能早地获得信息,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非常受双方欢迎的。除此之外,我们也是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在移动端拥有最多媒体合作的一个产品。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我们比作新闻的搬运工,一来表述不够确切;二来容易让人形成刻板印象。所以,我不同意这样的定位,我坚信自己的产品是一个好的产品。今日头条并不是没有压力,他同样面临着竞争和挑战。就在前不久,搜狗联合腾讯推出的“微信今日头条”,被业界看作是今日头条的强有力的追赶者。其实,做任何一个项目都会存在竞争,我认为今日头条迎接挑战的最好办法就是大胆地创新,追求极致快速地往前跑,而不是把专注点放在竞争上。如果把专注点放在竞争上,我们就会回头看,去比资源,比一些现成的东西,这样一来,就会分散大家的精力,浪费公司的资源。所以,我认为避免竞争最好的办法就是创新,如果再在“创新”前面加上个前缀的话,就是悄悄地创新。——2014年张一鸣参加《超级脱口》采访实录


>> 团队是赢得竞争关键战略很重要,但是团队也相当重要,我自己有切身体会的。酷讯和去哪儿竞争,方向很清楚,但是差距越来越大。当年海内和开心竞争,对开心的数据产品也很了解,可惜就是眼睁睁看着对手从产品到推广上的节节胜利。回到现在团购网站,模式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门槛,但是也能拉开这么大的差距。——2010年7月张一鸣微博


>> 三思而快速迭代创业路上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决策时纠结犹豫,说好听一点就是“三思”。三思没有问题,是人之常情,作为一个不那么激进的创业者,我也常有这种状态。但用产品经理的话来讲,三思后的迭代速度必须快。这也是一种创业必须要有的心态。——2016年1月张一鸣获“创业邦年度创业人物”演讲


>> 远离江湖恩仇问: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当前技术环境下产业结构的问题。你的APP是一个入口,用户从这个入口进来,再被分发到各个网站。这么看来,你们赚钱是不是太容易了?答:我们现在还是亏损的,没有挣钱,他们看到入口融了钱,你可以说商业环境不够好,或者入口太强势,没问题,我们之前考虑内容生态计划,但是目前还没有成为很强大的入口,只是有这个趋势。如果我们真的非常强大了,利用竞争优势对我们提出抗议,这是我可以理解的地方。但是我看到很多评论说当年纸媒就是被这些门户坑的,越扯越远,还是比门户三倍五倍的价格要回来。这让我无法回应。如果说入口太强势,不公平,这是可以沟通的。我们跟很多传统媒体合作,给他们提供技术工具,也想发布一款帮助传统媒体转型移动互联网的工具。我们提供快速生成,移动互联网网站APP应用,目前已经生成一些了。但是我们不接受一上来就说回顾当年门户的仇恨史,门户那个时代,我还没有入行呢。——2014年6月6日 张一鸣对话DoNews


>> 高调低调,取决用户有同事曾批评我,觉得我露面不够多,接受采访不多,不爱发表演讲……但我明白,早期采用高调公关是没用的。所以,我有时会辩解:低调没问题啊,公司不也发展这么快吗?其实,无论高调还是低调,都取决于对公司对产品对用户是否有益,和自己的心理需求甚至功利心无关。回到你的问题,无论是我还是公司,现在确实需要更多地面向公众,需要让自己让公司被大家了解,毕竟累计有2.4亿人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有2000多万日活用户,是一个很公共的产品,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大家了解,这次来成都也有这个目的。——2015年4月23日《成都商报》采访张一鸣


>> 把事情做好才是挑战如果你是一本杂志的主编,在地铁上看到有人看你们的杂志,一个人这一页看得好认真,折了一个角,还做了笔记。另一个人不喜欢看,翻了两页就丢一边了。纸媒在给读者创造内容的时候,也要观察读者,只不过一直没机会。以后我们会给入驻今日头条的媒体提供一个功能,可以看到实时流量和实时的人群变化,比如说一条新闻北京的媒体人都收藏了,上海金融圈很多人都点不喜欢。做今日头条这类推荐搜索引擎的提升空间还很大,难度挺高,前面肯定不止一个对手,阻挡一个人会耽误你往前。就像赛跑,你的目的不应该是挡住一个人,因为你挡住一个人,另外的人也会超过你。你应该尽可能地向前看,往前跑。目前还没到竞争非常激烈的阶段,方向上还会有演化。现在对我来说,如何把事情做好带来的挑战,比与其他人竞争更大。——2014年张一鸣极客公园演讲


>> all-in有时候是偷懒我特别想说:不依赖捷径,少用杠杆。举两个例子。很多人做业务会说要all-in(扑克游戏术语,全部押入),一下子结束战斗。我自己觉得,随便说all-in的团队有很大问题。all-in有时候是一种偷懒,如果你想得很清楚了,战略应该如此,那没有问题。但我的感受是,在很多时候,只是“我不想再想了,就这样吧,行就行,赌一把吧”。还有一种走捷径的方式是:对事物的过度抽象,对方法论的过度追求。我自己的感受是,方法论其实没有那么有用,大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能是没什么用的。因为你对一个事情抽象,相当于思维上加杠杆。一旦这个杠杆加错,通常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实这种现象有一个对应的说法,叫作“理性的自负”,这也是人的ego(自我)。因为知识有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很多是非结构化的知识,过度地使用概念其实是无助于理解的,避免过度抽象使用方法,也是一种平常心。——2021年3月字节跳动九周年演讲


>> 耐心长跑有一次讨论业务竞争,我印象深刻。有一个团队说,哎呀,对手增长又快了,我们赶紧做点什么。我说,原来比对手落后的时候,我们想很多的方法来提高,但没有心理包袱,大胆地想象,大胆地行动。现在,我们比对手领先了,反而做不到平常心,太怕失败,动作可能变形。我问他,你打游戏吗?打游戏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某个游戏要过100关,你打到99关的时候,就容易手抖。你想着,“我这好不容易到99关了”“我一定不能犯错误”,然后一般你就会挂了。平常心对待成功和失败,也包括不要错误归因,把外因当作内因,不要把运气当作能力,要找出成功或者失败的真实原因。我们最早做短视频,城市用户的留存不太好。讨论时,一个同事觉得肯定是因为城市白领做脑力劳动多,更倾向于图文表达。总结的逻辑乍一听很有道理,现在我们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不是说所有的结论都不对。只是要承认有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人很不喜欢不确定性,所以对成功和失败都希望找到符合自我叙事的归因。——2021年3月字节跳动九周年演讲


>> 突破边界说到人工智能在互动中的应用,我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个今日头条的新项目,叫今日头条问答。传统意义上的问答,基本都是社交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和算法可以解决的。比如,今日头条上是算法来帮用户找到适合回答问题的人,在同一个问题下,机器会知道怎么样排序能够对不同的用户更友好、更合适。算法就可以把类似“长沙人在哈佛读书会不会吃不惯”这样的问题推送到刚刚提到的那位学生的手机上。另外,算法现在还在尝试在热门事件里自动生成问题,并且插图,对相似问题去重。我们今日头条实验室负责人李磊博士对这方面颇有研究,今年召开的ACL 2016就收录了他关于问答的一篇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要解决知识类问答。知识表示和推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难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它的研究一般会涉及深度学习、概率图模型、矩阵分解和稀疏方法、核方法、决策树等。这项研究成果也正在今日头条问答项目中应用,我们希望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和事实类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动回答的方式去解决,这样就可以节省专家人力。——2016年11月张一鸣乌镇演讲


>> 遵守避风港原则PC端没有适配的问题,每个都是适配良好的网站,所以PC端有很多的流量导给了原网站,跟今日头条合作的网站获得了很多流量。但手机端不同,手机端不仅存在页面适配,有些JavaScript代码甚至会导致客户端崩溃。所以为了提升用户的体验,今日头条有很多的研发力量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对手机端网页进行转码。转码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网页的元素,比如原网页的Logo、链接和微信号等。并且用户通过今日头条分享到邮件、微博的链接都是指向原页面的。我们会跟原网站合作,如果原网站已经对网页进行了手机适配,今日头条则不会再进行转码,而是直接链接到原网站,原网站的广告或APP下载链接今日头条都不做限制。同时今日头条尊重原网站的意愿,如果原网站不愿意被今日头条转码,可以跟今日头条沟通,今日头条会断开与其的链接,不再进行抓取和推荐。我们非常遵守避风港原则,即便链接的网页上不存在侵权内容,只要今日头条收到创作内容方的要求都会立马删除。——2014年6月6日 张一鸣对话DoNews


>> 战略上的藐视百度进入这个行业肯定对我们有影响。但这个“影响”是否会让今日头条失败?我觉得肯定不会。我们现在日活跃用户体量大概是手机百度的2/3,我们用户的停留时常也更长。同时,我并不觉得百度有什么优势是我们所不具备的。——2016年12月14日张一鸣接受《财经》采访


四、张一鸣是如何打造班底的 ⭕️

>> 选创业伙伴如选结婚对象结婚有一个不短的谈恋爱的过程才领证,而找创业伙伴的时间却短非常多。如果结婚是合作60年,创业是合作六七年,那么是否应该用1/10的时间谈谈“恋爱”?——2010年5月张一鸣微博


>> 高级人才的基本素质选择越高级影响越大的人才,越要看一些基本素质:理性、逻辑、修养、企图心、自我控制力。——2010年8月张一鸣微博


>> 公司存在的意义大家应该了解,我一直很重视人才招聘,对个人的潜力充满期待。我认同德鲁克的说法,对于公司内部来说,公司存在的意义,是通过公司这个方式实现人们的创造力。我会再加上另外一句——让每个人有更丰富、更有意义的经历和体验。对的,和我们用户产品的使命一样:Inspire Creativity, Enrich Life(激发创造力,丰富生活)。——2020年字节跳动内部信


>> 好同学好伙伴有很多因为爱好计算机而结识的朋友,成了后来的创业伙伴或者同事,比如我的室友梁汝波。大二的时候,他去买了一台主机,我买一台显示器,凑成一套,两个人一起用。我们两个微电子专业的人,每天一起钻研编程。后来,我转到软件工程专业,那台电脑就给了他。他后来也成为我的创业伙伴。——南开大学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演讲


>> 好同学好伙伴 意外的接班人公司当下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到更好,我希望有比我更合适的人来改进日常管理,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熟管理者,我也不是很擅长社交,我更喜欢研究组织和市场原理来减少管理,喜欢自己上网、看书、听歌、发呆。3月份的时候,我小范围讨论了这个想法,并提议让汝波来接手CEO的工作,大家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同意了我的提议。汝波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字节跳动是我和他一起创立的第二家公司了。他在字节跳动陆续承担了产品研发负责人、飞书和效率工程负责人、集团人力资源和管理负责人等工作。公司创立以来,从采购安装服务器、接手我写了一半的系统、重要招聘、企业制度和管理系统建设,很多事情是他协助我做的。未来半年,我们两个会一起工作,确保在年底时把交接工作做好。请大家支持好新CEO汝波的工作!——2021年5月张一鸣内部信


>> 社交招聘延迟工作时间,增加50%已是理论极限,想要更好的结果要靠方法、状态、配合。——2010年11月张一鸣微博


>> 和最优秀的人一起工作我们发现要招到优秀的人,需要待遇好,仅仅待遇好还不够,还要有远大的愿景,要让他感受到不仅在完成工作,还在完成伟大的产品,给很多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对社会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这是招到优秀人的条件。待遇是必要的,但是不是充分的。当然,我在招聘过程中经常跟候选人讲,找工作有很多标准,不是只有一个标准叫作“钱多事少离家近,睡觉睡到自然醒”,我觉得最重要的标准不是这个,而是“和最优秀的人做有趣和有挑战的工作”,你看你的团队是不是优秀的,你周围的人是不是值得你学习的,你做的事是不是有趣、是不是有难度,这是最关键的。所以如果在座有选择工作选择事业的年轻人,我也是这个建议,和最优秀的人做有趣和有挑战的工作,这就是标准。——2015年9月5日中国青年领袖公益演讲


>> 坚持的人2014年,我们在决定做今日头条号平台的时候,进展是非常缓慢的。产品非常简陋,邀请作者非常困难。当时今日头条号产品和运营在本职工作以外,每周都需要邀请作者入驻,在微博私信和微信公众号后台给创作者留言,从“智能推荐是什么”“今日头条是什么”开始解释,经常找几百个人才有几个愿意入驻。内部也产生很多质疑,疑问我们能不能做起来。但我们还是觉得这对构建平台的内容生态非常重要,我印象中陈林特别坚持。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发动全体员工邀请创作者入驻,很多同事就从邀请自己身边的自媒体朋友开始,所有同事都兼任今日头条号作者的客服,答疑解惑,在内部沟通解决各类问题。回头看,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很多方法并不好,但是很努力、很专注,大力出奇迹。——2019年字节跳动七周年演讲


>> 自我管理的人首先发展是最重要的,发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其次,理念也很重要,我们在很多事情上不是特别有经验,所以应对这些挑战时不会瞎折腾。不要头脑发热说某某公司引入了什么卓越计划,我们就要引入什么模式。既然管理不是特别有经验,那就少管理,招聘好一点的员工,告诉他目标,让他自己管理。这也许不是最高效的办法,但肯定是一个还不错的方式。——2015年4月29日《好奇心日报》采访张一鸣


>> 收购代替招聘2014年初,快手把这个行业的估值抬起来了。美拍这个公司快不行了,快手估值涨起来。我不知道具体多少钱,所以我当时一直在关注这个。在版权风波之前,我们一直在考虑,到底是收购快手,还是把张楠团队收了。我觉得快手很好,我比较推荐快手。陈林觉得快手太贵了,因为快手已经接受1000多万美元的投资了,收购的话,可能要几千万美元。最后,我们从张楠公司回来的路上说,我们决定将这个团队收进来,尝试一下短视频这个方向。我们就不收快手了,而是收购了张楠。——2019年《沸腾新十年:移动互联网丛林里的勇敢穿越者》作者拜访张一鸣


>> 选人才不能偷懒有一天我看到咱们HR(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写的招聘PM(Project Manager,项目主管)的JD(Job Description,工作说明),特别生气。有一条写着:有五年以上互联网产品经验,具有日活千万量级以上的产品规划和产品迭代实施经验。我跟这个HR说,按照这个要求,陈林、张楠、我们公司一大批PM,一个都进不来,连我自己都进不来。别说千万DAU产品了,他们加入前,连百万,甚至十万DAU的产品也没做过。很多同事加入我们公司的时候并没有光鲜的背景或者很好的履历,公司的产品经理,有设计背景的、运营背景的,还有代码写不好的工程师转岗的。也许有人倾向于招背景光鲜的男神女神,但咱们更爱朴素的“小鲜肉”。我们招人一直秉承的观念,是找到最合适的人,特质是不是真正契合,关注人的基本面。学校、相关经历、title(头衔)都没那么重要。写这样的JD很容易,本质上是偷懒,要发现人的特质才是困难的。——2019年字节跳动七周年演讲


>> 亲自选人从2015年初到年底,今日头条员工从300多人一下增长到1300多人,肯定不都是我亲自招来的,但还是有不少我亲自沟通的。如今我最多的夜归也是去见候选人,有时候甚至从下午聊到凌晨,我相信并不是每个CEO都是好的HR,但我自己在努力做一个认真诚恳的HR,披星戴月,穿过雾霾去见面试候选人。——2016年张一鸣朋友圈


>> 一起攀登欢迎利东加入!一起攀登更高远的险峰。产品、技术、媒体、商业,求各路高手共创事业!——2013年8月张一鸣微博


>> 企业分享会利东很厉害,他对各种新产品使用体验是最厉害的。原来快手这个产品我们都用不起来,就利东能用起来,而且对它的变化了如指掌,经常跟我们讨论。我们公司内部会把业绩优秀的产品做分享,利东能从企业主角度访谈,指出那些企业怎么用它们做营销。——2019年《沸腾新十年:移动互联网丛林里的勇敢穿越者》作者拜访张一鸣


>> 抓住顶尖技术人才在杨震原加入之前,我是管技术而且管得比较细的。他进来可能两三个月后,就基本熟悉、交接、确认,管得不错,之后我就不管了。陈林也是很早就独当一面,大概2014年底之后,今日头条产品基本上我就不怎么管了。——2019年《沸腾新十年:移动互联网丛林里的勇敢穿越者》作者拜访张一鸣


>> 没有刷量我记得那时候跟一个人聊天,他说:“你们在流量上特别有办法,你们就是会刷流量。”他认为我们的流量都是刷榜刷出来的。我们其实不是的,我们是不做刷榜这种事的。在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比大部分公司都好。但是他们跟我们竞争,比我们差特别多。他就宣称我们是靠刷榜什么的。他们觉得我们技术都特别差。其实我们技术并不差,杨震原开发的怎么可能比他们差呢?但是他就是觉得他们技术好,但是头脑不灵活,不会刷榜所以没有做起来。我觉得他们很多时候都是给自己找借口。——2019年《沸腾新十年:移动互联网丛林里的勇敢穿越者》作者拜访张一鸣


>> 如何打分张泉灵:有没有想过生产内容?张一鸣:我觉得这是有创意的工作,它无穷无尽,但我们目前希望做更可复制、能影响更多用户的事,当然,我们支持优秀的合作伙伴,甚至一起做。张泉灵:刚才今日头条算法架构师曹欢欢说,你给他负责的数据推荐的打分只有40分,能告诉我理由吗?张一鸣:打多少分,也取决于100分的标准,如果跟同类产品比,我会打更高分,但跟我三年到五年对未来的愿景比,只能打40分。张泉灵:理想状态下,90分应该是什么样的?张一鸣:比如说,对你这样一个重仓股民……张泉灵:能别这样吗……张一鸣:我不知道你买什么股票,在你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们会把前一天有关这个公司,无论是板块、行业还是公司高管的新闻,都推送给你,这是一种情景;或者你想吃某种快餐,吃之前,优惠券信息就推送给你;等等。张泉灵:你会悄悄潜入我的购买软件吗?张一鸣:不会,我们就提供信息推荐这个服务。未来,你在白天关注的新闻,晚上回到家,会收到我们推荐给你的关于这个话题的后期讨论。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用户把兴趣交给我们,在更多的场景下,做出很好的推荐。比如说你来上海,晚上下大雨航班可能取消了,这个信息我们会及时推送给你。——2015年6月29日张泉灵采访张一鸣


>> 满足个性化,也要能泛化讲到推荐,我一直在看微博,除了这次风波(2014年《今日头条:一个内容APP,何以估值5亿美元?》引起的舆论),对产品上的一些意见,实际上是在利用人的特征、信息特征、环境特征来重新组织内容。当然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这个系统做得越来越好,不仅要满足个性化,还要做到够泛化。比如都是在北京地区的、30多岁、搞金融的人,喜欢看某类内容,他不仅为自己结果做贡献,还为与他具有相同特质的人的信息推荐做贡献。——2014年媒体训练营夏季峰会演讲


>> 关键位置用关键人在当时,做推荐引擎对创业公司来说,难度还是很高的,那时候有很多人在做类似的APP,有些人是靠不可扩展地运营,有的人尝试通过简单的定制实现个性化,真正下决心做推荐引擎的公司很少,失败的很多。但我们觉得,如果不解决个性化的问题,我们的产品只是做些微创新,也许能拿到一些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但不可能取得根本的突破,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19年字节跳动七周年演讲


>> 用技术做管理我们希望把企业本身也做得好,不要说凭借抓住一个运气,或者瞄准一个机会取得成功。我们希望企业是相对完备的,公司管理也是相对完备的。所以我们希望企业成功不是靠蒙中一个点子,希望企业本身提高。不仅是IT数字化,谢欣也负责房产、行政这些企业应用。——2019年《沸腾新十年:移动互联网丛林里的勇敢穿越者》作者拜访张一鸣


>> 坦诚降低成本2016年之前我看很多东西,也有很多思考,并且在我们公司管理中进行实践。字节范中的坦诚清晰,来源于我试图理解杰克·韦尔奇在《赢》中的反复强调——坦诚降低组织交易成本。“知识型组织中,每一个人都是管理者”,这是德鲁克关于管理者的重新定义。


>> 他对于目标管理的思考,启发了我们对于组织有效性的重视和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的实践。他和科斯的想法,促使我思考企业边界是什么,以及如何从外部视角衡量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我们坚持的“Context, not Control”(情景,而非控制)的理念,受到Netflix(李飞)的直接影响,当然也很大程度上跟哈耶克关于理性的自负的论述有关,我认识到信息透明、分布式决策和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公司组织方式变化,会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在业务、财务、人力方面都有体现。财务上,如何把UG中的LTV(Life Time Value,生命周期总价值)引入内部财务报表,各个业务之间应该如何结算成本。人力上,在职能、业务、市场三个维度交叉下应该如何组织人才。当然相应的,企业内部工具也需要新的研发优化。对我们来说,过去两年,其实是问题多思考少。我之后会花更多时间学习研究,也和ES(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的同事一起讨论提升。——2020年字节跳动八周年演讲


>> 都要理性理性的思考&感性的行动=纠结——2012年9月张一鸣微博



第一部分:

张一鸣 5 万字观点整理(成为大佬的捷径就是学习大佬)(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