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应链常见具体7种运作模式融媒圈9天前更新关注私信010712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围绕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参与者、活动和环节的网络结构。 农产品供应链的具体运作模式多样,介绍7种常见的模式: 1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运作模式 1.1运作流程 生产环节:众多分散的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生产规模和品种各有不同。农户依据自身经验、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预期选择种植或养殖的农产品种类及规模。 收购环节:农产品经纪人或小型收购商活跃在农村地区,他们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这些经纪人熟悉当地农户情况,能够以相对灵活的方式组织货源。收购价格通常会根据农产品的品质、市场行情等因素协商确定。 运输环节:收购商将收购来的农产品集中运输到各地的批发市场。运输方式多以公路运输为主,对于一些易腐坏的农产品,可能会采用简易的保鲜措施,如在运输蔬菜时覆盖湿布等,但整体保鲜技术相对有限。 批发市场环节:批发市场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在这里,来自各地的批发商汇聚,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从众多收购商手中批量采购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信息汇聚和价格形成的功能,不同批发商之间通过竞争形成当天或当季的市场价格。 再分销环节:批发商从批发市场采购后,会将农产品分销到各地的农贸市场、小型零售商、超市等销售终端。对于一些大型超市,可能会直接与批发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取相对稳定的货源。 销售环节:农贸市场摊主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消费者可现场挑选;超市则会对农产品进行一定的包装、陈列处理后销售给消费者。 1.2特点 信息相对集中:批发市场是农产品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农产品的大致产量、质量和价格情况等。 价格波动较大:由于受到季节、天气、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批发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为频繁,且不同批次、不同产地的农产品价格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物流环节相对薄弱:虽然运输是连接各环节的重要手段,但整体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完善,尤其是对于生鲜农产品的保鲜和及时配送方面存在不足。 2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运作模式 2.1运作流程 生产环节:龙头企业通常会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约定农产品的种植或养殖品种、数量、质量标准以及收购价格等内容。农户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生产,企业会为农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支持,以确保农产品符合企业要求。 收购环节:在农产品收获季节,龙头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和质量标准从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收购过程相对规范,有明确的验收流程,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 加工环节(如有需要):部分龙头企业自身具备加工能力,会将收购来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粮食加工企业将小麦加工成各类面食产品,水果加工企业将水果制成果汁、果脯等。 仓储环节:龙头企业拥有自己的仓储设施,对于收购来的农产品以及加工后的产品进行妥善储存。仓储设施较为完善,对于生鲜农产品会采用先进的冷库技术等进行保鲜储存。 运输环节:企业通过自有物流团队或与专业物流企业合作的方式,将农产品或其加工产品运输到销售终端。运输过程中注重保鲜和及时配送,对于生鲜农产品多采用冷链运输。 销售环节:龙头企业会将产品销售到超市、专卖店、电商平台等多种销售终端。通过自身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2特点 组织化程度高: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有效组织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收购环节,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稳定性。 产品质量可控:由于有明确的合同约定和验收流程,以及企业自身的加工和仓储环节的把控,能够较好地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品牌效应明显:龙头企业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度较高。 3以电商平台为中心的运作模式 3.1运作流程 生产环节:农户或农业合作社等生产者依然是农产品的源头。不过,在电商平台模式下,一些生产者会在电商平台的引导或扶持下,按照市场需求和平台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生产品种和规模。 收购环节(部分情况有):如果是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者,可能会自行组织收购旗下成员的农产品;如果是个体农户,电商平台或其合作的收购商可能会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收购价格通常会根据平台规定、市场行情等因素确定。 仓储环节:电商平台或其合作的物流企业会提供仓储服务。对于生鲜农产品,会配备专门的冷库等仓储设施进行保鲜储存。仓储地点通常会根据物流配送的便利性进行选择。 运输环节:电商平台主要依靠专业物流企业进行运输。对于生鲜农产品,普遍采用冷链运输的方式,以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物流企业会根据订单地址将农产品及时配送至消费者手中。 销售环节: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展示和销售。平台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农产品的特色、品质、产地等信息,吸引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在平台上完成下单、支付等操作后,等待农产品配送上门。 3.2特点 市场覆盖范围广:电商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农产品可以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极大地拓展了农产品的市场空间。 信息传播快速准确:通过电商平台,生产者可以直接向消费者展示农产品的详细信息,消费者也可以快速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农产品特色及价格等情况,减少了信息不对称。 物流配送要求高:由于电商销售主要面向消费者个人,且生鲜农产品居多,所以对物流配送的及时性、保鲜性要求很高,需要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来支撑。 4以农业合作社为中心的运作模式 4.1运作流程 生产环节:农业合作社由众多农户组成,农户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统一规划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条件,确定种植或养殖的农产品种类、规模等。合作社还会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农资采购等服务,以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收购环节:在农产品收获季节,合作社统一收购旗下成员的农产品。收购价格通常会根据市场行情、农产品质量等因素确定,一般会在保障农户基本收益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社的经营情况适当调整。 仓储环节:合作社可能拥有自己的仓储设施,用于储存收购来的农产品。对于生鲜农产品,会采用一些简易的保鲜措施,如通风、防潮等,部分合作社也会配备冷库等先进的仓储设施。 运输环节:合作社通过与专业运输企业合作的方式,将农产品运输到各地的销售终端。对于生鲜农产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采用冷链运输。 销售环节:合作社将农产品销售到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多种销售终端。通过与不同销售终端的合作,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户的收入。 4.2特点 农户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进行生产、收购等操作,提高了农户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 服务功能多样:合作社不仅负责收购农产品,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农资采购等多种服务,对农户的生产生活起到了全方位的支持作用。 经营效益共享:农户作为合作社的成员,根据合作社的经营情况,可以分享到合作社的经营效益,如在收购价格上得到合理调整,或者获得额外的分红等。 5以冷链物流企业为中心的运作模式 5.1运作流程 生产环节:农户及各类农业生产主体按照常规进行农产品生产。冷链物流企业通常会提前与一些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或农业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其生产计划和产品特点,以便提前做好冷链物流规划。 收购环节:在农产品成熟收获时,收购商或生产主体自身会完成收购工作,冷链物流企业此时介入,确保收购后的农产品能迅速进入冷链环境。比如,对于水果采摘后,立即转运至冷链物流企业设置在产地附近的预冷站进行预冷处理。 仓储环节:冷链物流企业拥有专业的冷库设施,这些冷库能精准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农产品被收购后,会根据不同的种类和储存要求,分别存放在相应的冷库区域。例如,肉类产品存放在低温冷冻库,而新鲜蔬菜可能存放在稍高温度但湿度适宜的保鲜库。 运输环节:采用冷链运输车辆进行配送,这些车辆配备有制冷设备,可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恒定的适宜温度。冷链物流企业会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将农产品运输到超市、餐厅、电商仓库等各类销售终端或加工企业。运输路线和时间安排也会经过精心规划,以确保农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新鲜度。 销售环节:销售终端接收到冷链运输来的农产品后,按照正常的销售流程将其推向市场。如超市会将新鲜的肉类、蔬菜等进行陈列销售,电商平台则会安排后续的配送服务将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5.2特点 保鲜效果卓越:整个供应链环节都围绕着冷链技术展开,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特别适用于生鲜农产品如水果、蔬菜、肉类、海鲜等的运输和储存。 专业性强:冷链物流企业专注于冷链设施的运营和冷链运输的管理,在温度控制、设备维护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能够确保农产品在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宜的冷链环境。 成本相对较高:由于需要配备专业的冷链设备、设施,以及对能源的持续消耗等,使得这种运作模式的成本相对较高。不过,对于一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这种模式能更好地保障其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6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中心的运作模式 6.1运作流程 生产环节:周边农户及农业生产基地按照市场需求和与加工园区的合作协议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园区会对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比如建议种植适合加工的品种等。 收购环节:在农产品收获季,加工园区统一收购周边地区的农产品。收购过程会按照既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会进行筛选处理。 加工环节:农产品进入加工园区后,会在园区内的各类加工企业中进行深加工。不同的加工企业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开展相应的加工业务,如粮食加工企业将小麦加工成面粉、面条等产品;水果加工企业将水果制成果汁、果脯、罐头等;肉类加工企业将肉类加工成火腿、香肠等制品。 仓储环节:加工园区内设有专门的仓储设施,用于储存收购来的原材料以及加工后的成品。仓储设施会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合理布局,比如对于易受潮的面粉会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而对于需要冷藏的果汁等会存放在冷库。 运输环节:加工园区通过与专业运输企业合作,将加工后的成品运输到超市、批发商、电商平台等销售终端。运输过程中会根据产品的特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对于易碎的罐头产品会做好防震包装。 销售环节:销售终端接收到加工园区送来的产品后,按照各自的销售方式将其推向市场。例如超市会将各类加工后的农产品进行陈列销售,电商平台会在网上展示并销售这些产品。 6.2特点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众多加工企业集聚在加工园区内,形成了完整的加工产业链,有利于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协同发展。例如,不同加工企业可以共用一些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设施等。 产品附加值提升显著:通过深加工,农产品被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质量管控便利:由于加工环节在园区内集中进行,便于对农产品加工过程进行统一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7以农产品展销会为中心的运作模式 7.1运作流程 生产环节: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生产主体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特色进行农产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注重培育特色农产品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以吸引更多关注。 收购环节:一般情况下,各生产主体自行完成收购工作,或者由与生产主体有合作关系的收购商完成收购。收购后的农产品准备用于参加展销会或后续销售。 展销会环节:农产品展销会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各类生产主体带着自己的农产品参加展销会,在展销会上通过展示、品尝、宣传等方式向参会者展示农产品的特色、品质、产地等信息。参会者包括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不同群体。通过展销会,生产主体可以直接与批发商、零售商等建立业务联系,达成销售协议。 再分销环节:对于在展销会上达成销售协议的农产品,批发商或零售商按照协议将其运送到各自的销售终端。如批发商将农产品运送到农贸市场、超市等,零售商则直接在自己的店铺里销售农产品。 销售环节:销售终端接收到再分销来的农产品后,按照正常的销售流程将其推向市场。消费者可以在农贸市场、超市等地方购买到这些农产品。 7.2特点 信息交流充分:展销会为农产品生产主体与销售终端、消费者之间提供了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各方可以充分了解到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 品牌推广有力:生产主体可以通过展销会展示自己的农产品特色和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关注。 销售渠道拓展快速:通过展销会,生产主体可以迅速与众多批发商、零售商建立业务联系,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农产品供应链的不同运作模式各有特点,不同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农产品的具体类型、产地、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运作模式或多种模式相结合,以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THE END转载# 农产品# 农业合作社# 展销会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点赞12 分享QQ空间微博QQ好友海报分享复制链接收藏
暂无评论内容